作者:佚名;来源:网络;时间:2023-01-25 10:30;浏览:702
大年初四的风俗和禁忌,有什么讲究?
农历的大年初四又被称为“羊日”,传说是女娲娘娘造羊的日子。在进人董勋万里蜀中也有记载,正月一日为鸡,二日为狗,三日为猪,四日为羊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为阴。在老黄历中说的“三羊开泰”指的就是正月初四这一天。大年初四还是在过春节期间,年味依然很浓。在农村这一天也是有一些风俗讲究:
正月初四的第一个习俗“迎接灶神”:
传说腊月23,灶王爷上天述职,向玉帝奏报各家一年中所做的善恶。大年初四这一天要重返人间,因为灶神掌管着民间的灶火,上天养好事下界保平安,因此也备受民间的崇拜。按照老辈人的传统习俗,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,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,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。所以迎接灶神是在大年初四的下午,除了要摆放贡品之外,还要焚香以示尊重。并且为了恭迎灶王爷,人们在这一天里通常是不能出门的,因为灶王爷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点名。农村的老人说,正月初四,家里守灶王,回来查户口。
大年初四的第二个习俗就是“吃折箩”也叫吃“合菜”:
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,大年初四这一天,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折箩。所谓的折箩,就是把过春节这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,在锅里面混一下,有些地方还把这个叫做福寿饭,认为可以积福报。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勤劳节俭、会过日子的优良传统。但要注意的是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,有些食物变质或者发泡过久的,如木耳、银耳之类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,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。
说完了习俗,接下来再说一下大年初四不易做的事情:
第一个,不要出远门。传说灶王爷回到人间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代表着灶王爷回家和一家人团聚,这个时候灶神要点名,以便赐福给每一个家庭成员。所以人们最好是留在家里不要出远门,以防灶神遗漏,不能接受当年的赐福。
第二个,不能吵架骂人。过年讲究吉祥,凡事都要贺喜,不与人争吵,寓意着吉祥平安就是的。民俗认为,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,骂脏话也会带来灾祸。
第三个,忌动针线。在过去的民俗里,春节这段时间是忌做针线活,认为容易在新的一年里带来矛盾和争吵。过去在春节期间,包括卖针线的买卖店铺也都关门停业,这也让操劳一年家务的女人在春节期间好好的休息几天。
现在人们都感觉年味淡了,对于过春节的民俗讲究也已经不太重视了,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民俗讲究是封建迷信。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在传统的民俗文化当中,很多积极的东西,比如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于吉祥幸福的追求,这都是中国人骨子里面的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