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徐默凡;来源:咬文嚼字;时间:2023-11-22 18:11;浏览:407

流行语中的日源词

现代汉语中存在很多源自日语的外来词,如经济、卫生、劳动等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,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技文化著作,在翻译相关概念时,往往采用汉字词来意译。如用“经济”译economy,其实源自中国古代“经世济民”的说法。这种翻译方法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来,显得贴切易懂,因此直接就从日语中大批量引用了。

近十几年来,网络流行语中其实也有很多日源词,例如颜值、小确幸、二次元、断舍离、空耳、中二病等等。这些词语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,出现了一些变化,值得注意。

最简单的就是文字写法上的变化,日语的汉字承袭了古代写法,在引进现代汉语后就要做适当的调整。如流行语“今日份”源自日语“今日の分”,可以直译为“今天的份额”,网友们将其简化为“今日份”,省略了“の”,并将“分”替换成了“份”。这个替换是必要的,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表示“份额”意思的汉字已经是“份”,如用“今日分”将难以理解。

还有很多变化来自望文生义,就是根据中国汉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日本汉字的含义,误读产生意义变化。比如“社畜”一词源于日语,其中的“社”是“会社”的简称,日语中的“会社”就相当于汉语中的“公司”,所以“社畜”的日语含义是“公司豢养的牲畜”,指的是那些在公司里任劳任怨、埋头苦干、被无情剥削的打工人。但是在汉语中,“社”被理解为“社会”,所以“社畜”就成了承受多重沉重社会压力而迷失自我的“牲畜”,含义更加深重,批判的锋芒也从职场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。

从日语到汉语,不仅意义会变化,感情色彩也会变化。比如“宅男”“宅女”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是窝在家里、不出门工作、害怕社交的猥琐形象,明显是贬义的。但在日语中“宅男”“宅女”的“宅”指“御宅”,原本是对对方住宅的敬称,也可以用来转指对方,类似于古代汉语中“府上”的用法。由“御宅”的敬称用法发展出了“御宅族”的尊称,主要用来指称热衷并且精通动漫、游戏文化的一类人,也可泛指精通某一亚文化或者擅长某种技能的人,如“军事宅”“摄影宅”等。所以,真正的“宅男”“宅女”并不是“宅在家里”的废柴,而是值得尊重的大神。

还有更夸张的变异现象,汉语用法会演变得和日语原义风牛马不相及。比如“贴贴”,原来是对日语“てぇてぇ”读音的谐音翻译,该词是日语“尊い”的简写,因此是“地位尊贵”的意思,后来被日本网民经常用来形容同性之间的美好感情,是形容词。但在汉语中,“贴贴”的形容词用法很快就被动词用法取代了,被直接解读为“双颊轻贴”的贴面礼,类似“贴贴亲亲抱抱举高高”,成了表达亲热之情的动作。发展到这个时候,我们就很难说“贴贴”还是一个日源流行语了。

日本汉字词语成为汉语流行语,主要原因还是“似曾相识燕归来”的奇妙感觉。日本的汉字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的用法,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,反而有一种典雅庄重的感觉。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少见,经由日源汉字再次唤醒,再加上奇特的语序,又会产生一种“雾里看花”的陌生化美感,它们迅速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。但日语汉字和中国汉字毕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,很多“美丽的误会”由此产生。对于这些“海外游子”,我们恐怕还是要追根问底,审慎使用。

(本文刊于《咬文嚼字》2023年第7期《社交新风》栏目。)

标签:流行语,日源词,外来词,翻译,意译,音译,引用